溺水少年舅舅(左)為尹龍飛(右)送上豬腳面線。
臺海網6月10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昨天一早,翔安大嶝嶝崎社區居民宋先生提著一籃豬腳面線,來到中交廣航局大嶝南緣造地工程項目經理部。“太感謝你們的見義勇為,救了我外甥一命。我帶了點我們閩南的豬腳面線,略表謝意。”
原來,宋先生的外甥此前不慎落水,危在旦夕,幸虧該工程項目部的尹龍飛和利添明施以援手,才挽回性命。
少年不慎溺水危在旦夕
小昊、小洋和小奇是常在一起玩的同學。6月7日星期日午后一兩點鐘,這三名14歲少年相約到海邊堤壩玩耍。天氣悶熱,他們便想下水涼快一下。
戲水10多分鐘后,有人提議:“對面有個沙堆,我們拿著竹竿走到對面玩吧?”略懂水性的三人找來一根長竹竿扶著,排著隊下了水。
“岸邊離沙堆可能也就五六米遠,我們不一會兒就到沙堆附近了。”據小洋回憶,在離沙堆約一米遠的地方,走在最前面的小奇把竹竿丟了,準備游過去。“我記得當時水位大概到胸口的位置,浪挺大的,我蛙泳游了十幾秒,發現仍在原地。”小洋開始害怕起來,四肢也越來越沒力氣。
一旁的小昊見狀,立即游到小洋身邊想拉他一把。“我當時太累了,就想扶著他的肩膀休息一下。”小洋靠著小昊休息了一會兒,但感覺小昊慢慢承受不住自己的重量,開始有些下沉。突然,一個大浪打來,還沒等兩人緩過神來,便已相隔數米遠。
“后來我發現自己被浪打到離岸邊不遠的一個位置,我就讓身體漂著,以仰泳的姿勢慢慢游回岸邊。”小洋告訴記者,他上岸時發現小奇已在岸上,但剛剛救他的小昊卻不見了蹤影。
“小昊人呢?”“在那兒!”小洋和小奇看到小昊在離岸邊十多米遠的地方掙扎,一下子慌了。
“快!去找人叫救護車!”小洋趕緊到附近找電話,小奇則跑往附近的中交廣航局項目部尋求幫助。
風浪中他拉住少年的胳膊
“書記,不好了!附近有個本地小孩落水了!”下午2時53分,中交廣航局大嶝南緣造地工程項目黨支部書記和安全部經理尹龍飛接到施工班組工人的電話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當時我正準備下去巡查,五分鐘就到了出事的海邊。”尹龍飛告訴記者,該項目設備部經理利添明也一同趕到現場,一名生產副經理負責現場指揮,也脫下鞋準備下水救援;項目部司機則迅速跑回去取救生圈和救生衣。
“當時正值退潮,刮西南風,海浪很大。”尹龍飛回憶,當他們到達現場后,看到小昊臉朝上,浮在距離岸邊三四十米遠的水面上,隨著海浪上下浮動,已經沒有了掙扎的跡象。
尹龍飛將小昊救回岸邊。
“得趕緊救他!”尹龍飛水性并不是很好,但救人要緊,他顧不上等拿救生圈的同事,順手拿了一根木頭就跳進了水里。游到小昊附近后,尹龍飛立即將木頭遞給小昊,可小昊根本沒了反應。沒有片刻猶豫,尹龍飛丟掉了木頭,向前游了一兩米,抓住了小昊的胳膊。尹龍飛就這樣拉著小昊,游了約5分鐘后,返回岸邊。
緊急施救10分鐘挽回性命
尹龍飛將小昊帶上岸后,利添明立即趕來幫忙。“快讓孩子平躺。”利添明曾參加過急救培訓,他發現孩子臉色鐵青,輕拍也沒有反應。
“我先檢查了他的頸動脈和心臟,跳動都比較微弱,但所幸都還有。”利添明確認孩子仍有生命跡象后,先按壓其腹部,再讓其側臥。“孩子很快吐了一大口水出來,后來還吐出了一些食物。”利添明和尹龍飛及時清理了小昊口鼻處的泥沙和嘔吐物,并拿來礦泉水為其進行簡單清洗,怕小昊太冷,還為他蓋了幾件衣服。
“大概十分鐘后,我們明顯感覺他的呼吸和心跳變得平穩了,就等著救護車來。”不一會兒,小洋到公交站引路的救護車也趕到了現場,醫護人員為現場人員采取的急救措施點贊。
等孩子們被送上救護車后,尹龍飛和利添明未留下任何信息,一身濕衣悄然離去。
用豬腳面線表達淳樸謝意
“剛開始我們也不知道好心人的名字,經過多方打聽,才找到。”小昊的舅舅宋先生向記者透露,如今小昊還在醫院治療,基本沒什么大礙,不久就能出院了。
昨日上午,記者與宋先生來到中交廣航局大嶝南緣造地工程項目經理部,見到了尹龍飛和利添明。“昨天孩子的媽媽就給我打過電話道謝了,我救人從沒想要報答。”尹龍飛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這是我們閩南最淳樸的謝恩方式,你一定要收下。”宋先生送上了一籃子沉甸甸的豬腳面線,用閩南傳統方式表達心中謝意。
尹龍飛雙手接過籃子。這位北方漢子憨笑著說,今年年初跟著項目部來到大嶝,經常和當地村民打交道,他們很珍惜這份來自村民的淳樸情感,會和同事一起分享。(晨報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童心悅)